top of page
®
音樂治療 | 心理輔導
MT FAQ
音樂治療FAQ
甚麼人士適合參與音樂治療? 使用音樂治療,是否代表我「有病」?
雖然音樂治療的名字裡包含「治療」兩字,而音樂治療也被證實對不同病症患者有幫助,但它並不一定是針對病患的治療。比起處理「病」或「問題」本身,音樂治療最核心的是幫助服務使用者認識自己與成長。如果你有舒緩情緒與壓力的需要,或者希望更深認識自己﹑讓自己更有韌性與力量面對生活﹑尋求個人成長,不妨試試使用音樂治療服務。當然,如果你對自身心理健康狀況有所疑慮,更應及早求助處理,避免錯失良機。如有任何疑問,歡迎與我們聯絡查詢。
在音樂治療中會做甚麼? 我不懂音樂,可以參加音樂治療嗎?
當然可以! 在音樂治療中,服務使用者將會經歷不同的音樂體驗,當中的參與又可分為主動(例如:唱歌﹑即興玩奏﹑音樂創作)及被動(例如:聆聽音樂)。為配合不同治療目的會使用到廣泛種類的樂器,除了常見的古典樂器,容易使用又種類繁多的敲擊樂器(例如沙槌﹑木魚和搖鼓)也是常用樂器之一,還有我們的身體其實也是一件多變的樂器呢。而且,與音樂課不同,音樂治療中的音樂並沒有對錯之分,服務使用者可在安全和不受批判的環境下自由創作音樂和表達。因此,音樂治療對服務使用者的音樂知識和程度並無要求,治療師會按其能力及治療需要設計合適的內容,歡迎任何有興趣人士參加。
音樂治療可以如何幫助我?聽聽音樂就會開心點?
音樂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它能牽動情緒﹑勾起回憶並幫助我們表達。根據英國音樂治療協會(BAMT)的解釋,人們在運用各式各樣樂器以及自己聲音的時候,會創造一種獨特的「音樂語言」,反映其情緒及身體的狀況,這種語言也能夠幫助人們與內在自我(inner-self)及他人建立關係。研究證實音樂治療有效幫助有不同需要的任何年齡人士,例如受情緒及壓力困擾的人士﹑腦退化患者﹑特殊學習需要(SEN)學生﹑情緒病及精神病患者﹑臨終病人等。
音樂治療是新興的治療方式嗎?科學及可信嗎?
根據不同典籍記載,中外的古文化都有使用音樂治療病痛的做法,及至一些原始民族及宗教儀式之中,亦能看到音樂治療的影子。後來「醫學」與「音樂」分別向科學及藝術方向發展,兩者似乎變成了兩門南轅北轍的學問。直至二戰時期,音樂被發現對於促進治療及康復非常有效,並引起了學者的興趣,音樂與醫學的關係開始重新被重視。二十世紀中後期起,西方各國開始成立相關專業團體,於不同臨床領域中廣泛使用音樂治療,並以科學方式研究其功效。
時至今日,音樂治療已發展成一套有系統及科學的心理治療方法,治療師會於治療開始前及結束後,分別為服務使用者的治療需要以及治療效果作專業評估,並作後續建議。所有治療師必須於認可學府完成專業訓練,後於相關專業團體註冊並受監管,以保證治療師的專業操守及質素。
聽聞音樂治療收費很貴,有公價嗎?
香港坊間的音樂治療服務並無劃一收費或「公價」,定價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治療師資歷﹑服務形式(一次性vs恆常﹑個別vs小組)與服務成本(樂器購置與保養﹑運輸費用﹑租金﹑督導費用等)。另外,部分治療師以音樂治療作為其全職工作,主要收入來源於提供治療服務;亦有治療師本身有其他收入來源,因此可以更低收費或慈善性質提供治療服務。
音樂治療要做多久才有效果?
音樂治療不是變魔術,也不是吃藥—「藥到」就「病除」,而且很多心理困擾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,因此想要透過音樂治療達到轉化與改變也非「兩三節之功」就可以做到。治療時間的長短亦取決於服務使用者的期望,音樂治療師會與服務使用者一同就治療目標﹑見面時間與頻率﹑介入手法等方面溝通,亦會定期一起檢視治療進度及商討往後的治療方向。服務使用者於是否繼續接受治療上亦有決定權,可以隨時主動向治療師提出終止接受治療,不用擔心需要強制完成長時間的治療。
bottom of page